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零部件 > 正文

评论:《目录》并不利好本土零部件业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日前公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下称“目录”),该《目录》自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目录》将鼓励重点由“整车制造”转变为“关键部件的制造和研发”,对此笔者认为,这一政策对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如今,外资对关键汽车零部件的市场份额控制,高达70%-80%,本土零部件企业主要集中在非关键零部件市场。随着外资零部件企业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市场设立独资企业,本土企业是否已经失去了和外资零部件共同成长的机会?

    首先,核心技术的缺乏,依然是本土企业的软肋。事实表明,本土零部件企业当下的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其中绝大多数厂家只具备代工能力,经营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遑论核心技术。

    其次,质量控制能力较弱,这也是本土企业的硬伤,跟外资零部件企业存在明显差距。不可否认,目前大部分本土汽车零部件厂家,依靠低廉的人力成本这一唯一的优势在支撑着,但受制于工人的素质水平不高,生产过程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对单个工序的质量控制不到位等,产品的次品、废品率高,返工现象严重。

    而缺乏与整车厂同步开发的经验和机会、品牌影响力弱,以及企业管理模式陈旧等问题,也使本土企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无法与外资零部件企业分庭抗礼;本土企业曾得益于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的迅速壮大,但随着自主汽车企业遭遇的发展阻力日趋增大,其所面临的竞争形势难言乐观。因此,新《目录》的正式施行,很可能加剧本土企业所面临的困难。

    俗语说:祸不单行。1月31日,美国制造业联盟和部分美国国会议员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中国对汽车产业的补贴损害了美国产业,呼吁美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对轮胎、发动机、汽车电子设备等相关产品发起更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国商务部对此发布了预警信息,请相关厂商协会及企业密切关注,做好有关应对准备工作。

    如果美国政府坚持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商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业将是个致命的打击,尤其是轮胎出口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汽车零部件出口到美国的销售额为128亿美元,其中轮胎零部件销售额为24亿美元,超过了汽车电子和发动机的销售额。很多出口企业为了保住出口份额,在利润上做了牺牲,其利润空间再次受到挤压。

文章来源:汽车周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