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乘用车 > 正文

韩或效仿中国打击进口车

国内发改委与反垄断局正在重拳打击汽车业的垄断行为,这一做法近期在韩国民间广受称赞,并促使韩国政府考虑采取类似的反垄断措施。

外媒指出,中国对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措施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韩国民间已经呼吁当地政府采取类似的制裁措施,受此影响,韩国当局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定价已经开始趋于强硬。

同日本一样,韩国也是全球最为封闭的汽车市场之一,但目前外国品牌在当地的份额正在不断攀升,其中销量增长最快的是德国品牌。而随着韩国政府向外国品牌逐步施压,这些企业在当地的销量与盈利都将受到损害。

8月初,韩国国土交通省撤销了该国针对汽车零部件的“自我认证流程”,转而要求制造商及零售商在网上公布零部件的价格。这一措施针对的目标除了现代与起亚等韩国本土品牌外,也包括外国品牌,不遵守法规的企业则有可能遭到处罚。

韩国Business Korea网站援引一位国土交通省官员的话称:“如果汽车零部件的价格被公之于众,则消费者的知情权就得到了保障,汽车零部件定价的透明度也得到了加强。”

中国发改委8月表示,将对奔驰、奥迪及克莱斯勒展开反垄断处罚,而捷豹路虎、宝马、丰田、本田及通用等车企也已经遭到调查。而据外媒报道,截至8月13日,发改委尚未对现代和起亚这两家韩国车企展开调查。

对于发改委处罚奥迪、奔驰等车企的措施,韩国网民在广泛表达支持的同时,也对韩国政府的宽厚立场表示不满,目前韩国民间关于外国品牌定价偏高的不满正在不断升级。

可以确定的是,韩国反垄断机构目前已经盯上了外国汽车品牌。就在2013年,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便突击搜查了四家德国车企,原因是怀疑后则存在暗中勾结操纵价格的行为,而当时外国车企在韩国市场上的份额刚刚突破10%。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