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部件商先声夺人 本土企业难追赶
中国成外资零部件企业眼中“肥肉”
车市进入平稳期,外资零部件企业却纷纷在华赚得钵满盆满。包括博世、法雷奥、TRW、采埃孚在内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去年在华业务的增长率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主要是新增业务的增长。” 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分析道,在其2012年业务中,自主品牌业务已占博世在华业务的66%。事实上,随着国内汽车行业升级换代,自主品牌纷纷进入转型升级期。由于国内零部件企业并没有跟上自主品牌升级的脚步,在新一轮竞争中,合资零部件公司正在逐步吞没原属于自主零部件的势力范围。
“TRW在中国的增长速度,远高于1994年时的预期。”日前,美国天合汽车TRW 董事长、总裁兼 CEO John Plant告诉记者,由于中国业务的迅猛发展,每一年TRW都要追加投资,以使该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去年,其在中国的业务已经占到该公司全球业务的15%。
集体进入扩容期的还包括博世、法雷奥。据记者了解,过去十年,博世在华实现了25%的年复合增长率,其中,仅2012年博世在华合并销售额就达417亿元,占据其全球销售额的10%。现在,中国已成为博世海外第二大市场。
法雷奥的表现也毫不逊色。去年,法雷奥中国销售额已突破100亿人民币,占集团销售额10%。该公司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还将翻番,届时中国将成为其最大的海外市场。
本土零部件企业或沦为二级供应商
与高增长相对应的是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进入了新一轮投资高峰期。TRW今年计划对中国市场投资超2亿美元,超过TRW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投资额。博世也计划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投资,仅2013年就计划在汽车技术、售后市场等方面增加30亿元左右的投资。而采埃孚则计划今年在中国再投产两个生产基地。
“外资零部件企业普遍出现两位数的增长,主要是依托中国自主品牌产品升级,和全球同步开发的车型越来越多。”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说。如上汽荣威一开始就打出了中高级车定位,其在零部件体系的构建上,与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共用供应商;而志在开发高端公务车市场的一汽红旗H7,其内饰全部由江森自控位于吉林长春的两家合资工厂负责设计开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