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 > 轮胎橡胶数据 > 进出口 > 正文

广东省11月天然橡胶进口情况分析

据海关统计,2014年前11个月,广东省进口天然橡胶10.5万吨,比2013年同期(下同)增加26.5%;价值12.1亿元人民币,下降2.1%;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2万元,下跌22.6%。11月,广东省进口天然橡胶9252吨,减少3.1%;价值9021万元,下降27.6%;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9750元,下跌25.4%。

一、2014年11月份广东省天然橡胶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当月进口量减少,平均价格跌破万元水平。2014年广东省天然橡胶单月进口量震荡起伏,5月份进口降至年内低点后,逐月增加至9月份的高点,随后连续减少,11月进口量为9252吨,同比减少3.1%,环比减少9.3%;当月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9750元,同比下跌27.6%,环比下跌3.4%,为2010年1月以来首次跌破万元水平。


 

(二)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逆势增长。11月份,广东省以加工贸易进口4937吨,逆势增加10.7%,占同期广东省进口总量(下同)的53.4%;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天然橡胶4198吨,减少15.1%,占45.4%;此外,经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117.2吨,减少14.1%。

(三)绝大部分进口来源自东盟。11月份,广东省自东盟进口天然橡胶9128吨,减少1.9%,占98.7%,其中,自泰国进口4232吨,减少23.5%;自越南进口2073吨,增加64.5%;自印度尼西亚进口1915吨,增加23.7%。

(四)民营企业进口占近5成。11月份,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口4561吨,基本与2013年同期持平,占49.3%;民营企业进口天然橡胶3407吨,减少5.6%,占36.8%;国有企业进口1284吨,减少6.7%,占13.9%。

二、11月份广东省天然橡胶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下游行业产销进一步下滑,抑制对天然橡胶需求。受库存高企、市场需求乏力等因素影响,橡胶市场上占比高达70%左右的重卡轮胎需求减缓。据统计,11月份,重型卡车产销53747辆和54158辆,同比分别下降24.18%和18.35%,销量降幅较10月的15.33%有所扩大,重卡产销量呈双位数下降,抑制轮胎市场需求,作为原材料的天然橡胶进口降幅加深。

(二)橡胶主产国减产稳价,降低天然橡胶进口。2014年以来国际市场橡胶价格持续下行,橡胶主产国纷纷减产限价,对橡胶市场进行调节和控制, 报告显示,橡胶主产国1-11月橡胶产量减少1.2%至997万吨,预计2014年橡胶产量减少7.6%至1032万吨。

泰国10月橡胶出口量减少11%至29.2万吨;越南11月橡胶出口量环比下降26.4%至10.8万吨,1-11月橡胶出口量同比下降0.2%至94.8万吨。橡胶主产国产量减少出口下降,限制我国天然橡胶进口。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制约胶农生产积极性。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橡胶的下游消费力度不足,导致胶价持续走低。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2011年2月初的43500元/吨降至2014年12月10日的11965元/吨,下跌了72.5%。

在云南,民营国标一级天然橡胶成交价为11200元/吨,云橡国标一级天然橡胶成交价为14200元/吨,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跌了近10000元/吨,与2011年的43000元/吨的历史最高价相比,价格更是相差30000元/吨左右。受橡胶价格持续低迷影响,胶农割胶积极性下降,农户弃管现象尤为普遍,个别地方甚至砍掉橡胶树改种其他作物,2014年以来主要生产地之一的云南,砍倒改种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

虽然近期国储局宣布再次收储,但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原油价格连跌、国内进口复合胶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橡胶行业的颓势依然难以改变。

(二)国产橡胶质量不稳定,影响产业良性发展。目前,我国橡胶种植面积已达1710万亩,年产量86.48万吨,海南橡胶已经拥有810万亩种植面积以及42万吨年产能力。

但在国内橡胶产能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橡胶质量仍存在不稳定问题。例如民营橡胶种植零散、不集中,胶农管理比较随意,种植技术、割胶技术相对落后,橡胶质量无法保证。

而国营橡胶97%使用刺激割胶提升产量,导致胶水里的非胶成分增加,从而导致初加工得来的浓缩乳胶质量差。橡胶的质量不稳定,导致国内企业更倾向使用进口橡胶,而国内产胶多用于生产低端橡胶产品,进一步影响了产业的良性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自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适当提高天然橡胶等商品的进口暂定税率水准。关税上调将增加天然橡胶进口成本,有利于引导下游产业提高对国产胶的消费积极性,以及保护国内天然橡胶产业。

文章来源:中商情报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