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1-11月天然橡胶进口情况分析
据海关统计,2014年1-11月大连关区进口天然橡胶6.9万吨,比2013年同期(下同)增加51.5%;价值9.4亿元,增长18%;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4万元,下跌22.1%。
一、2014年1-11月大连关区天然橡胶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11月当月进口量明显减少,进口均价继续下跌。2014年1月,大连关区进口天然橡胶1.4万吨,之后月度进口量震荡下行,11月当月进口3414.6吨,同比减少23.7%,环比减少23.3%。2014年1-11月,大连关区天然橡胶月度进口均价逐月下跌,11月当月为每吨1万元,同比下跌33.3%,环比下跌5.9%。
(二)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占7成。2014年1-11月,大连关区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天然橡胶4.9万吨,增加58.9%,占同期大连关区天然橡胶进口总量的71.2%。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8万吨,增加32.9%,占26.4%。
(三)东盟为进口主要来源地。2014年1-11月,大连关区自东盟进口天然橡胶6.8万吨,增加48.8%,占同期大连关区天然橡胶进口总量的98.3%。其中,自泰国进口5.3万吨,增加91.5%;自马来西亚进口1.2万吨,减少2.1%;自印度尼西亚进口2087吨,减少64.6%;自越南进口1456.3吨,增加2.6倍。
(四)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口主力。2014年1-11月,大连关区国有企业进口天然橡胶3.4万吨,增加1.3倍,占同期大连关区天然橡胶进口总量的48.3%;外商投资企业进口3.1万吨,增加14.8%,占44.1%。
二、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天然橡胶进口缺乏价格话语权。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主产国建立的砍树限产稳价等同盟政策,对橡胶市场进行调节和控制,国内天然橡胶进口存在隐患。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占全球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属于天然橡胶消费和进口大国,但缺乏对价格和控制及话语权,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区域不到国土面积的5%,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超过80%,在供需缺口长期存在的情况下,胶价起伏将对下游各行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美国对华轮胎双反再度来袭,反补贴税最高或超80%。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初裁认定,自中国进口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存在获得政府超额补贴的现象,美国拟对此类产品征收反补贴税,涉及金额高达逾30亿美元。
按照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裁结果,中国轮胎企业将被征收惩罚性关税,征税税率为17.8%-81.3%不等。作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美国50%的轮胎源自进口,也是中国轮胎最主要的海外市场,其进口轮胎约占中国出口轮胎总量的三分之一。连续双反,对中国轮胎是非常大的打击,美国的双反调查是有传导作用的,接下来欧盟、日本、印度、澳洲都可能跟进,形成连锁反应。俄白哈关税同盟已效仿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货车、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拖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4亿美元。
但美国的“双反”不一定都是坏事,它同时抑制了中国轮胎新产能的增加,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过剩的落后产能,通过行业洗牌提高行业竞争力,优秀的企业将会生存下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