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业界视角 > 正文

小公司这样诠释“工匠精神”

有一个词,李克强总理对它爱得很深沉,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

这个词就是“工匠精神”。

 

在前几天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又再次强调了它。

目前,包括轮胎业在内,国内各行各业都在倡导“工匠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对自己的工作和产品精益求精。

那么,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以下这两家制造企业的故事,或许能深刻地诠释这种精神的真正内涵。

故事一:100人的公司造航天飞机

美国有一家叫做XCOR的公司,全公司只有100来人。

令人绝对想不到的是,这家小公司的主营业务,竟然是制造私人航天飞机!

歌手邓紫棋被选为“环宇太空大使”,参加的就是XCOR宇航公司研发的私人太空游项目。

这就让人产生疑问:航天飞机那么复杂,靠100来人怎么造得出来?

原来,这家公司自己只掌握一个最核心的技术——火箭燃料发动机。它把这项技术做到了行业顶尖。

其他部分怎么做出来?他们靠两个字:协作。

除了发动机外,航天飞机上的其他复杂部件,这家公司完全是与其他公司合作生产。

比如,起落架是一家专门做战斗机起落架的公司生产。救生系统、供氧系统、操作界面等,全都是找相关领域最强的公司协作完成。

从这个故事看,伟大的工匠,一定是在某一具体、细分的专业领域中,精益求精,做到极致。

故事二:20人的工厂走向全球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台湾机床。

在台湾,有很多一流的数控机床厂,比如永进、东台、台中精机、高峰等品牌,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排上名,并且产品很畅销,80%都是出口。

那么,台湾的机床厂规模应该都很大吧?恰恰相反。

数据显示,台湾省的机床工厂目前大概有1400家,全行业总共才2.6万人。

平均下来,每个工厂只有20人,300人以上的就算是大企业了。

台湾机床产业能发展得这么好,秘诀在哪里?四个字:专业分工,即每家企业基本上只负责一道工序。

比如,机床床身有专门工厂负责下料,然后送到退火厂,退火后又送到加工厂,加工完成后再送到主机厂。

主机厂则只负责组装各部件和一些精加工,比如局部刮研等。

这个生产流程,就好比是一台机器的组装过程,一旦有一个环节做不好,整体上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每家企业都在努力追求良好的加工精度和可靠性,争取把自己的这个部分做到最好。

台湾由此成为“世界机床四大生产基地”之一。

做到最好才能成“工匠”

美国、台湾等地的实体制造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已经形成高度的专业化分工。

第一,企业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精,每家企业都有非常细分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很多制造型企业,包括轮胎业,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没有找到自己的专长优势。

第二,他们有完善的产业协作。

在这些地区,行业协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靠凝聚力把中小企业团结在一起,发挥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效应。

上述两个故事说明,总理提倡的“工匠精神”,实际上就是甘于在某一个小的领域坚持不懈,做到最好!

以这样的标准衡量,你和你的企业,具备真正的“工匠精神”吗?

(本文为轮胎世界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本文改编自单仁资讯)

文章来源:轮胎世界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