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橡胶工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机遇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出台,为中国橡胶行业迎来“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机遇和挑战。该如何借着历史机遇走好橡胶行业的“一带一路”?

在2015中国橡胶工业年会期间,记者了解到,橡胶轮胎企业有着强烈的“走出去”意愿,但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也强调,要改变过去的产品输出观念,追求更高层次的产业输出,实现合作共赢,让当地企业、百姓和国家真正得到好处,使中国橡胶轮胎企业成为其可依靠的伙伴,从而在国际市场树立起品牌形象。

有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继建设经济特区、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第三次改革开放,让橡胶行业看到了一条升级版的“茶马古道”,为中国企业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不少企业想嵌入“一带一路”,谋划 “走出去”,实现国际化,而一些已经走出去的企业加大了力度。

“作为橡胶制造业大国,我们要通过‘走出去’,调整面向全球的贸易布局、投资布局和生产布局。我们不仅可以输出各种橡胶产品,有效实现产能的向外投放,还有能力对外提供更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促进国外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表示。

为突破原材料瓶颈,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代表是广垦橡胶、中化国际、海南橡胶等轮胎上游企业,他们在世界橡胶资源最丰富的东南亚国家设立工厂、建设胶园,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广垦‘走出去’战略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垦橡胶集团总经理陈茗告诉记者,早在2005年广垦集团就在东南亚建立了第一家加工厂。“根据所在国的需求和特点,比如泰国对橡胶种植有保护性措施,我们就在泰国东北部地区建立加工厂,帮助当地农民致富。柬埔寨有土地优势,我们就重点搞种植园,近几年还延伸到了其他的经济作物,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下一步将牢牢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机遇,把海外资源重点打造成三大中心,并实现在香港上市。”陈茗说,广垦规划重点打造种植、加工和贸易三大中心,把泰国建设成海外加工中心,柬埔寨建设成种植中心,新加坡建成国际营销中心。同时,对东南亚优质项目资源进行整合,加大股份制改革步伐,实现在香港上市,加快形成产业资本运作优势。

中化国际以橡胶贸易起家,自2004年开始实施向上游延伸的资源战略,已经成为覆盖天然橡胶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全产业链营运商。“公司在非洲的4个国家从事天然橡胶种植和加工,另外2个国家种植棕榈树。”中化国际天然胶事业部李斌副总经理说,“一带一路”建设,很多橡胶轮胎企业可能会转移出去。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中化国际、广垦算是比较早的,为避免在布局、生产上多走弯路,可以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协调下,给大家提供中肯的建议。

据了解,在种植环节,中化国际及下属控参股企业在非洲和东南亚拥有土地面积达28万公顷,其中可种植面积18万公顷。在加工环节,拥有73万吨的加工能力,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和非洲。2014年,中化国际完成了国储胶收购交付工作,“走出去”战略体现了为国家储备战略物资的战略价值。展望下一步,中化国际将扎实推进非洲中心建设等重点战略项目,并抓住机遇,收购成熟的种植园和优质加工厂,稳步提升橡胶种植规模和生产加工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橡胶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