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土洋轮胎中高端“阵地战”将打响

美国实施3年的对华轮胎“特保措施”终止,欧盟轮胎标签法于11月1日生效。中国轮胎业出口压力倍增。然而,更令人担心的是,国际轮胎制造巨头已经看准了中国广阔的市场,世界前十强几乎都在国内启动了轮胎项目,并几乎垄断了中高端轮胎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轮胎业还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但伴随着出口企业结构调整、国内豪华汽车市场需求释放,未来国内中高端轮胎市场,中资与外资企业或将面临直接碰撞。

屡遭壁垒“试炼”

欧盟轮胎标签法11月1日正式实施,为今年以来整体惨淡的中国轮胎出口蒙上新的阴影。

此次欧盟轮胎标签法针对乘用车轮胎、轻卡轮胎、载重卡车,以及客车轮胎。该法规要求,自2012年6月30日后生产的上述轮胎,入境销售必须加贴标签,标示轮胎的滚动阻力、噪声和湿地抓着力等级。此标签法将分阶段执行,促使到2020年,欧洲的能源消耗减少20%。据业内预测,中国轮胎半数产品可能因燃油、能耗、环保以及性能等问题再次被挡在“门外”。

据了解,目前中国轮胎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由于关键技术不过关,性能达不到标准,自美国轮胎特保案后,业内认识到,目前中国轮胎产业过度依赖资金、能源投入以及密集的劳动力资源,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规模扩张难以为继。

通过欧洲轮胎标签法的“试炼”可看到,生产力模式粗放滞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行业内中低端产能扩充过快,依然是中国轮胎业的“顽症”。

为指导轮胎行业健康发展,2010年工信部公布了《轮胎产业政策》,试图推动整个轮胎产业的产品结构调整,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认为,与国际同类企业相比,中国轮胎企业在研发实力、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上具有差距。加强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引入人才,是提升轮胎产品质量、缩短与国际企业差距的重要方式。

据了解,随着海外市场的萎缩,国内轮胎企业开始转战国内市场,国内一些品牌将原来应用在海外市场的轮胎设计、生产技术应用在国内销售的轮胎上,并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开拓营销渠道、提升附加服务等措施,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轮胎土洋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竞争将由此加剧。

高端品牌竞争升级

事实上,国内中高端轮胎领域一直由跨国企业主导。从米其林、固特异、马牌等,到近年的韩泰、锦湖等轮胎品牌,均加速向中高端市场发展,提升配套市场内中高档车OEM的比例。

固特异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固特异一直坚持本土化战略以保持竞争优势,包括本地化产品、本地化生产和本地化人才。据介绍,固特异在大连普兰店工厂所投入的是业界最先进的生产流程和技术。

据了解,目前固特异所有引入的产品,都会根据当地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在上市前做长期的道路测试,以符合本土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每一款在中国投放的产品,都会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从了解消费者需求出发推出合适的产品。


相比而言,作为中高端领域的后来者,韩泰轮胎同样增长迅猛。韩泰中国营销战略部部长告诉记者,韩泰轮胎自2008年起,在全球范围开始实施高端品牌战略,并在中国配套奥迪A6L取得突破。随着国内中高级车需求的迅猛增加,韩泰轮胎加大推出UHP(超高性能轮胎)产品,提升UHP产品的销售业绩、服务水平,陆续推出超高性能产品、环保产品等。2011年,韩泰UHP轮胎在中国的销售占比达26%。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此前国内高档车厂商的OEM订单多被米其林、固特异所把持,现在国际二线轮胎企业也开始进军中高端市场,并有希望借此逐步获得更多高档车厂商、用户的认可。这对处于上升期的国内轮胎品牌而言,无疑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本土企业亟待破局

尽管本土轮胎企业已经开始加大在中高端市场的投入,但要分食到更多的份额并非易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些本土领军企业已形成完整的自主技术研发体系,这是首要的竞争优势。产品在设计、研发和质量等方面具备了与国外一二线品牌较量的实力,但在品牌方面依然是短期内难以弥补的短板。

有资料显示,由于高端设备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因此中高端汽车品牌所用的轮胎在汽车设计阶段,就将国产轮胎排除在外。目前合资企业生产的轿车占市场主流,与其合作的轮胎企业也都是国际知名品牌,本土轮胎企业很难渗透进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之中,使得自主品牌轮胎制造商长期没有竞争的机会。

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中国轮胎品牌最大的不足其实还是在品牌效应上,与整车消费相似。外资的轮胎品牌往往都是百年老店,而本土的品牌却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这也阻碍了国产品牌在中高端车型的配套。

“对于中高端品牌,国产品牌的机会将体现在替换市场。” 李宇恒认为,由于中高端轮胎品牌价格相对较高,整车厂家面临价格竞争压力,通常会在配套上压价,给国内轮胎厂商留下市场空间。

对此,三角集团董事长丁玉华表示,在国内轮胎产业转型升级条件酝酿成熟的背景下,轮胎土洋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对决已经开始,企业更应该思考转型升级并付诸实践。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