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车市8月跌落26%
根据欧洲商会AEBRUS最新,8月份,俄罗斯市场轻型车新车销量同比滑坡26%,连续两个月创2014年以来最大单月降幅。中国车企在俄罗斯整体上仍未摆脱下跌困境,仅长城、海马和福田实现同比增长;而销量较高的中国品牌唯独长城回增。
连续两个月跌幅创2014年纪录
2014年8月份,俄罗斯市场轻型车(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新车销量为172015辆,较之2013年8月份的231915辆,同比跌落25.8%。这是2014年俄罗斯车市继7月份之后,再度出现两成以上的同比跌幅,也是2013年12月以来的第8个月下挫。
2014年1月,俄罗斯轻型车销量从162077辆同比下跌5.8%至155662辆,2月份从210663辆同比下跌2.0%至206476辆,3月份从244335辆同比微降0.4%至243335辆,4月从245265辆同比下跌7.6%至226526辆,5月从229506辆同比下跌12.2%至201487辆,6月从241072辆同比下跌17.3%至199398辆,7月从234365辆同比下滑22.9%至180767辆。
俄罗斯车市之所以连续滑坡,主要是由于卢布汇率变动,加上2014年一度受到俄罗斯-乌克兰克里米亚冲突影响。2、3月份,当时消费者担心未来汽车尤其是进口车价格暴涨,因而急于下订单,因而车市跌势持续减弱,继续从汇率中受益。这导致第二季度车市压力更大,4至8月跌幅持续扩大。
2014年1至8月,俄罗斯车市轻型车累计销量为1582713辆,2013年同期1799805辆,2014年同比下跌12.1%。这是俄车市2014年首次出现累计销量同比下滑两位数比例,1至7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9.9%。
长城率先反弹
最近几个月中,力帆、长城、奇瑞、吉利、一汽和北汽等在俄罗斯销售的主要中国公司状况不佳,多次发生销量集体跳水,跌幅甚至高达五成以上。到8月份,中国车企里有长城、海马和福田三家止跌回增。而单月在俄销量过百辆的中国车企中,唯独长城逆市反弹。
长城上个月在俄罗斯销售了1292辆汽车,2013年8月销售了1230辆,同比增长5%,该数字在中国车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力帆。长城1至8月在俄累计销量为10695辆,2013年同期13352辆,同比下降20%。另一家增长的中国车企福田8月份在俄罗斯销量为48辆,2013年8月没有销量;1至8月从6辆同比增长883%至59辆。
根据分析,长城之所以在自主品牌中首先于俄罗斯市场销量反弹,与其深耕俄罗斯并在近期发力相关。而2014年前几个月销量下跌,也存在产品更新换代、对比基数较高等原因。
长城汽车当前正在海外市场发力扩张,而俄罗斯作为其最大海外出口市场,无疑是拓展重点。2013年,长城一度成为俄罗斯市场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2013年全年,长城在俄罗斯销量从14373辆同比提升39%至19954辆,在中国车企中仅次于力帆和吉利,排在第3位。2013年长城实现海外销售47.86亿元,其中俄罗斯占16.46亿元,占公司海外市场份额的34.39%。
2014年8月下旬长城在俄新工厂奠基,预计3年内投产,月底长城又在2014年莫斯科车展上带来哈弗H2、哈弗H8、哈弗H9等新车。虽然本土化车辆对销量的贡献为时尚早,但长城的举措无疑提升了在当地的影响力。
自主品牌仍大多滑坡
力帆依然是当月和累计在俄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8月份销量1901辆,2013年8月份销量2646辆,同比下跌28%。1至8月,力帆累计在俄罗斯销售了13912辆汽车,对比2013年同期的16729辆,下跌了17%。
吉利8月在俄销量1226辆,2013年8月销量2776辆,同比大跌56%。1至8月,吉利累计在俄罗斯销量达到11897辆,同比滑坡31%,2013年同期17250辆。吉利当月销量在中国车企中排名第三,累计销量列第二。随着吉利加深在白俄罗斯的产能布置,有望扭转下跌局势。
奇瑞8月在俄罗斯销量同比滑坡33%,从1601辆减少到1077辆。1至8月从13126辆同比降低13%至11446辆。奇瑞新近在当地发布了风云2和瑞虎5两款新车,有望缓解现状。
一汽8月份在俄罗斯销量从567辆同比降低59%至230辆,1至8月从2896辆同比下跌25%至2164辆。
北汽8月份在俄罗斯销量从131辆同比下跌48%至68辆,1至8月从1148辆同比下跌31%至788辆。
海马8月份在俄罗斯销量从51辆同比增长49%至76辆,1至8月从187辆同比增长164%至493辆。
长安8月在俄罗斯销量为102辆,1至8月累计在俄销量665辆。
华晨8月在俄罗斯销量为46辆,1至8月累计在俄销量278辆。
江淮8月在俄罗斯销量为45辆,1至8月累计在俄销量234辆。
纳智捷8月在俄罗斯销量为2辆,1至8月累计在俄销量79辆。
比亚迪8月份在俄罗斯没有销量;1至8月从102辆同比下降95%至5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