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商“走出去”或是大势所趋
“中国车企‘走出去’要有策略,要与其他成熟品牌打差异化牌,找准自己的目标客户。”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缪雪中在2013全球汽车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车企“走出去”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找准定位则是中国车企 “走出去”的必要条件。
“性价比”是坚持原则
与国际成熟的汽车企业相比,在品牌方面,中国的汽车企业并不具备优势。那么,为了获得海外市场,中国的自主品牌就必须为自己打造一个优势。对缪雪中来说,这个优势便是产品的高性价比。
“便宜不等于廉价,我们要造又便宜又好的车。我们可以利用全球整合资源的优势,以最优化的方案专注造某一种类型的车,而这正是浙江金华大客车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缪雪中强调。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品牌过去都凭借“高性价比”来打入海外市场,进而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因此,这也将是中国汽车企业真正实现“走出去”必须坚守的原则。与此同时,缪雪中也表示,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海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策略。他认为应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可以先出口到一些欠发达国家,然后再出口到所谓的高度发达国家。
人员开发和培训是保障
除保证产品质量和找准目标客户外,人员的开发与培训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也十分重要。
TTi Global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ori Blaker表示,企业领导人的能力和魅力,对于企业“走出去”和实践海外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能够开发领袖人物的领导能力,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而更好地实现和推广企业及品牌的价值。
人才是中国汽车企业真正“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海外工作人员的开发和培训,能够更好地保障企业和品牌适应当地环境,产品满足当地需求。
本土成功或是必备基础
汽车的海外市场的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汽车强国的标准之一。因此,缪雪中认为中国车企必然要走出去,而且晚出去不如早出去。早出去虽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同样也能够积累很多宝贵的经验。
然而,美国博斯公司高级专家,Synergistics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Bill Russo却认为,中国的汽车企业首先需要稳固国内本土格局,只有在本土站稳脚跟,才能更好地走向国际。这就要求自主品牌企业加大对关键技术领域,如安全、排放、燃油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提升产品竞争力;要求明确自己品牌的定位和价值,找准“走出去”的机会和目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