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后市场 > 正文

不透明的汽车维修伤了谁

维修服务 汽车维修 汽车维修企业

前不久,朋友小王的汽车刹车出现响声,就到北京一家知名的汽车维修连锁店维修。店里维修人员检查后告诉他:刹车片磨损得厉害,需要更换;刹车盘、刹车泵也已经老化,建议一起更换。此外,为保证行车安全,还得更换机油、刹车油、变速箱油……出于对这家知名汽车连锁店的信任,小王听从了维修人员的建议。这一番下来,光配件就花了3000多元,还有600多元的工时费。

然而没过多久,小王发现,刹车响声仍然存在,就换了一家汽修店,一检查才知道,刹车泵上的原件标注红漆仍在,说明该零件压根就没换过,新换的刹车片也存在质量问题。“在品牌维修店都这样被宰,在哪里修车才能让人放心啊!”小王十分无奈。

到去年末,我国私人汽车已超过1.2亿辆,汽车市场的大发展带来汽修服务业的繁荣。但面对汽修服务中的诸多不透明,购车市场中的“上帝”沦为汽修市场中的“弱者”。发生在小王身上的“忽悠悲剧”每天都在上演。

收费价格不透明、配件品质不透明、故障诊断不透明……汽车维修企业经常看人下菜单,一个配件卖多个价,看到生客更是漫天要价。一些企业以次充好,甚至以假充真。更有甚者,有的维修公司还人为蓄意制造故障,一再榨取“回头客”。

在这层层的不透明中,没有人是赢家。信息的严重不对等,标准与规则的不透明,让两眼一抹黑的消费者面对商家的宰割防不胜防、束手无策。这种不对等和不透明,再加之相关部门监管的缺失,又纵容了不法商家的利益驱动,不断挑战消费者底线,加重了行业的诚信危机。

“不透明”何止出现在汽修服务中,它几乎成了当前售后服务业的通病。一个零部件坏了,却被更换整机,显示面板坏了,连同主板一起更换……由于消费者是弱者,维修方处于强势地位,在这一系列小病大修、没病强修的操作中,受伤的不仅是消费者,维修企业也不是赢家。正如隔着玻璃看对面的东西,如果玻璃被处理成磨砂的,许多东西都变成了迷蒙的影子。雾里看花,谈何信任,谈何公平。

小伎俩也许能带来眼下的高利润,但远非企业发展长久之计。汽修服务行业转浊为清,还需要相关部门强有力的监管。2005年交通部颁布了《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但该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细化,比如制定规范市场准入,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上净化汽修服务市场。

此外,还要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有关部门应共同推动、尽快解决汽修服务中的“毛玻璃效应”,消弭横跨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鸿沟。消费者对售后服务有了信心,企业的发展才会有未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