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高端访谈 > 正文

朱福寿:需用大思维看待汽车业变化

汽车产业60年发展进程

若把中国汽车产业60年的历程按照两个球赛的半场来看,前30年中国汽车业是以一汽、二汽为主要标志,在中国构建了商圈体系,初步奠定了国内商用车的产业发展状况;后30年,从80年代开始,从国内第一个合资公司成立到现在,是以轿车或乘用车为主的发展阶段。

若把这60年进一步的细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3年一汽奠基开始到60年代末期二汽开始准备筹建,在这15年当中主要以一汽建成6万辆以上的卡车产能为标志,北京、济南、上海等几个地区也建成商用车生产能力。这15年是中国汽车从无到有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二汽大规模地建设并投产,中国初步形成以卡车为主的产业布局。在这个阶段二汽的建设和一汽有显著差别:一汽是通过援助的方式建设,二汽完全是靠自立更生。在二汽建设的过程当中,很多设备都是一些军用设备带兵进入二汽,因此,二汽的建成比一汽要困难得多。这15年是中国卡车产业的成长和发展阶段。

第三个阶段,1984年开始到90年代末期,伴随着合资公司的成立及中国的改革开放,全国先后成立了十几家合资公司。这些合资公司主要在生产乘用车,这十几年是国内轿车全面涌入国际的阶段,这段时期通过合资引进资本、引进技术、引进管理、引进品牌,初步在全国构建了轿车的生产体系,培养了汽车业的人才。

第四个阶段, 2000年初到目前,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志,第一个标志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而中国的合资合作也进入了深化阶段;第二个标志民营资本的出现,各种资本在做我们自主品牌的轿车。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实际上是在这十几年的时间。

这四个阶段奠定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基础。在这60年当中,我们的汽车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从1953年奠基,1956年第一辆车下线用了37年的时间,在1992年实现了年产100万辆的规模。从1993年到2000年,用了8年的时间达到年产200万辆的规模。2001年以后,中国的汽车业呈现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速在25%以上。2013年有望突破2000万辆。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000万辆,连续4年全球产销第一,现在全球汽车1/4的市场在中国。在这60年当中,由于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汽车社会的标准,即中国城镇已经踏进了国际上公认的汽车社会的门槛。

汽车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对国民经济的带动效果十分显著。2012年的数据显示,汽车工业增加值达到8100亿元,汽车销售营收达到2.3亿元,占整个汽车销售品的11%。围绕着汽车行业我们产生的税收达到了1万亿元,占整体税收的10%。

国内汽车工业就业人数达到4500万人,占全国整个就业人数的12%。由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业带动了钢铁、塑料、电气等150个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60年的发展,尤其是后30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汽车业60年发展成就

第一,纵观汽车业发展60年,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一直是一条主线,尤其在商用车领域, 国内90%以上轻微客车都是自主品牌。近10年,中国轿车的生产能力建设、品牌建设、产品建设也取得了巨大发展,自主品牌也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改革开放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使中国经济融入了全球经济,也正是由于这30年中国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汽车业率先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涌入世界,因此,全球的资源、汽车产业财富、资本得到了有序地流动,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汽车业飞速发展,使中国超越了“金砖四国”其他三国的发展。

第三点,近 10年,国内自主品牌的乘用车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交通工业的发展也在这10年,我们的汽车人、汽车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品牌在2010年到2012年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2%,如果把卡车也加进去,我们的自主品牌就达到52%。当然大家可能对这42%和52%还有更多的期待,但作为一个全球化的社会,本土品牌在本土国家占绝对的比例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美国本土品牌占美国44%,当然,欧洲占到60%左右,韩国和日本可能稍微多一点。但是过分的强调本土品牌要占多大的比例,实际上是一种小国的心态。中国既然是开放性的,必须要有大思维来看待全球化的变化,中国自主品牌这十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要给予充分肯定,政府和媒体都要给予肯定,消费者也要给予宽容,汽车企业要互相学习。

(此报告是根据“2013中国汽车论坛”资料整理,作者为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小标题为编辑所加)

文章来源:轮胎世界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