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进军:汽车业初现“买方市场”
未雨绸缪 后市场勿纸上谈兵
沈进军在发言中建议,厂商要在营销和服务上做出变化,经销商也亟待转型——经销商原本很强势,但现在消费者的选择非常多,“经销商要感受消费者的需求”,在品质服务上多下功夫,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获得更多利润,适应买方市场的建立。
某自主品牌经销商老总向记者表示,其实自主品牌早已经陷入买方市场,“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经销商,他们很久以前就已绞尽脑汁去接近消费者并了解其诉求。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了让消费者对华晨汽车坚定信心,华晨中华推出了“三心服务”,让消费者切身体会华晨把消费者奉为“上帝”的理念。吉利2011年提出“技术吉利”向“品质吉利”转型后,今年8月,J•D•Power亚太公司公布的“2012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研究(CSI)报告”显示,吉利旗下“全球鹰”、“英伦”、“帝豪”实现逆势突破,成绩均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甚至高于雷克萨斯、雪佛兰等合资品牌。比亚迪也在今年分别推出了4年/10万公里超长质保和IQS10,即“两年平均小于1个故障”保证,达到或超过合资品牌水平。
“反倒是合资和外资品牌,只顾卖车冲量,对服务并不是非常重视,透支品牌价值。在中国,卖豪车依然比做售后赚钱,故经常会传出‘店大欺客’的报道。”颜景辉认为。
即便如此,合资和进口车的“好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今年以来,不少消费者因为某品牌汽车变速器隐患而选择购买其他品牌汽车。正如沈进军所言,现在是供过于求,经销商正在全面亏损,但消费者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颜景辉也表示,经销商“要面对严酷的市场,要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现在这个价量齐跌的市场已经很难恢复到从前。
另一方面,对于汽车厂商来说,现在不能指望政策刺激,要在汽车金融、二手车业务以及置换上狠下功夫。在美国,80%~90%的汽车销售靠金融杠杆实现,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0%。有专家相信,这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在二手车及置换方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成熟期,新车、二手车联动将成为车市发展的新特征。2012年1~7月,全国二手车市场累计交易270.22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7.26%,今年很可能达到500万辆这样一个“里程碑”。据了解,包括东风本田在内的汽车企业,已经就二手车认证、置换开展了新的业务。
不过若看看美国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即使在金融危机之际,其二手车交易量也达到4000万辆,加上新车已经超过5000万辆。业内人士主张:“在这方面,中国增长的潜力巨大,因为中国消费模式与美国市场的消费轨迹相似。关键在于,国家应加强这方面的政策力度,比如说加大旧车报废更新力度,同时出台更多保障买方市场的法律法规。”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