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热点 > 正文

毕吉耀: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稳步上升

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出席会议,并发表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主题演讲。

以下内容为毕吉耀现场演讲摘要。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经济在较短时间内由升转降稳步恢复,呈现出稳定转好的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

上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回升。

从今年3月份开始,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和复工复产逐步有序推进,工业生产、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到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速从1-2月份下降13.5%,逐月回升至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从1-2月份的20.5%,收窄至1.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从1-2月份的24.5%,收窄至1-6月份的3.1%。

另外,外贸进出口表现也明显好于预期。特别是近两个月来持续呈现正增长态势,7月份回升速度按人民币计算超过10%,按美元计算超过7%,到7.2%。

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实际同比下降1.6%,其中一季度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增速由负转正,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回升态势。

二是就业形势逐步改善。

从就业形势来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企业、保就业和保障改善民生的有力措施,在有力保障疫情期间基本民生需要的同时,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回落,从2月份的峰值6.2%,回落至6月份的5.7%。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前期受疫情影响退出的劳动力陆续返岗或重新就业,多数行业就业人数达到疫情前水平,在职职工上班率已恢复到正常水平。

同失业率仍高达10%以上的美、欧等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且逐步改善。

三是物价形势总体稳定。

疫情发生后,中央及时采取保供稳价系列政策措施,确保防疫用品物质和基本民生用品供应,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水平虽有波动但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并呈现回落趋势,月度同比涨幅从1、2月份的5.4%、5.2%,回落至5-6月份的2.4%、2.5%。剔除能源和食品之后的核心价格指数是走弱的,现在反映的是市场的需求还不是很旺盛。

随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国内制造业稳步恢复和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环比由降转涨,6月份同比下降3.0%,环比上涨0.4%,上半年同比下降1.9%,呈现稳定回升态势。

总体来看,今年CPI是温和上涨,能够有效控制在3.5%以内。

四是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良好。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成效显著,有力支持了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上半年,外贸进出口保持顺差,实际利用外资由降转升,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并保持基本稳定,应对外部冲击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3.1万亿多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亿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略低于7的水平。

中国经济已经从过去外需依赖型,转向主要靠内需。上半年的情况,基本上还是稳定的状况。

五是新动能逆势成长。

疫情期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诸如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无人配送等新模式迅速普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产业发展壮大。

从数据上可以看到,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9%,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而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

同时,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相关的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

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克服疫情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呈现边际改善、稳定转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二季度经济回升仍属于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进出口等主要指标仍处于下降区间,经济运行尚未回归正常水平。

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运行呈现稳定转好发展态势,但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阻力。

(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内容有删节)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