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狂人”的传奇经历
曾仁安与其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动场地车
日前,湖北省武汉天河机场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20多辆科荣新能源场地车。
这批场地车由武汉科荣车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场地车。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科荣车业公司董事长曾仁安,是中国最早研发生产乘用车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他曾一手打造“神箭”汽车品牌,后因种种原因,“神箭”却消失了。
如今,他带着自己的电动车“重出江湖”,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5岁与汽车结缘 自创“神箭”遗憾夭折
曾仁安与汽车的缘分,要追溯到他15岁。
20世纪60年代,全国的汽车生产厂家寥寥可数,但民间对汽车的需求非常强烈,像曾仁安这样的“民间汽车人”便有了市场。
15岁时,曾仁安就开始跟随村里一位汽车技师学艺。20世纪70年代初,他回到湖北黄陂县长堰人民公社,成立了一个汽车钣金厂。
在那个自行车都难求的年代,汽车更显得稀奇,曾仁安不仅培养了一批懂技术的人才,还成了远近闻名的“钣金大王”。
随着业务增多,他开始在黄陂横店买地建厂。但是公司很快遭遇一次重挫:新征的60亩地,倾尽全力做车间,本打算为一家大型企业做配套,但该企业因种种原因停止项目运作,直接导致曾仁安的投资打了水漂。
1993年,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几乎所有的商用车企业都处于停滞状态,曾仁安的工厂也受到波及。
于是,他赶紧调整方向,研究轿车样车,并成立“武汉神箭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时,一个新出台的政策再次让他跌落谷底:1995年底前,国家不再批准新的轿车、轻型车整车项目。
此时,第一批神箭轿车已经下线。当时,富康的售价在15万元左右,而同期的“神箭”仅售5万元。凭借价格优势,“神箭”在乡村市场培养了一些用户。
2000年,曾仁安意外得知,西安一家具备轿车生产资质的工厂停产,于是找到该厂,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
他根据该公司的技术参数,生产出50辆样车,正准备去西安进行投产剪彩时,恰逢国家汽车产业出台新政策,让曾仁安再次陷入困局。
很快,曾仁安与他的“神箭”汽车渐渐淡出公众视野。
蛰伏近10载初心不改 电动场地车占先机
2000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转折点。虽然造车梦一直难以实现,但曾仁安心中的那股劲儿并未就此消散。
在随后近10年的蛰伏中,他一边给一家车企做配套,一边潜心研究政策导向。伴随之前购买的土地被政府回收,拿到一笔资金,他的心又“活”起来。
这一次,曾仁安将目光瞄准了电动车市场。他拿着启动资金,再次招兵买马,带着研发团队日夜奋战。
最终,他的公司在国内电动汽车领域占得一席之地:拿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颁发的电动场地车生产许可证,拥有6大系列29个品种的电动场地车产品,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证书,并通过ISO9001和ISO18001认证。
伴随2009年第一辆电动场地车上市,因为技术领先、销售团队得力,科荣很快在国内电动场地车行业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品牌效应,成为上海世博会、西安花博会等国际大型展会的指定供应商。
曾仁安说,科荣车业未来还将与武汉理工大学深度合作,研发无人驾驶电动场地车。
“踏准节奏,站上风口,企业就能起飞。”他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