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精彩语录 > 正文

赵奕:车展过剩背后的冷思考

过剩的车,过剩的车展,过剩的车商。

当我写下上面这个标题时,事实上我还扪心自问了一下,是否可以加上“过剩的媒体”。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加。这可谓汽车界“四大过剩”。

广州车展之前,在上海一年一度的工博会上(一个工业领域的B2B展会),我采访了台达集团的创始人郑崇华先生。台达集团2011年的销售额为70亿美元,是台湾屈指可数的大企业之一。郑本人与台塑的王永庆、宏基的施振荣、鸿海的郭台铭都是台湾制造业的旗帜。

采访当天,日本三大家电生产商索尼、松下和夏普刚刚公布了年度预亏的报告,日本电器制造业将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亏损。于是,我问郑先生,很多年前,台湾制造是以模仿日本制造起家的。现在,我们的“祖师爷”都这个状况了,台湾制造怎么办。

台达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不久即遭遇了石油危机。这给靠OEM(原装配套)起家的郑崇华当头棒喝。当时,台湾企业为争夺订单拼得头破血流,很多企业就在恶性“价格战”中纷纷倒闭。他总结当时熬过难关的经验说:“我告诉自己,如果别人做了,我就不做,我一定要做与别人不同的事情,否则还需要我、需要台达干什么呢?”

做不一样的事情,多么浅显的道理。“过剩”是一枚硬币的一面,它的另一面就是“短缺”。但是,在时下的国内,我们似乎只看到了过剩:钢材过剩、PC过剩、纺织过剩、汽车过剩、高校毕业生过剩、光伏产能过剩……现在,还有一项——展会过剩。

从今年1月份到年底,全国各地大小城市举办各种车展共计239场,平均不到1.5天就有一场。在车展遍地开花、一片“繁荣”之下,汽车企业利润下滑的趋势又被改善了多少呢?疲于应付展会的汽车厂商,既不想自己缺位,成为媒体的报道对象,也不想铺张,在艰难时刻寅吃卯粮。于是这200多场展会,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成了“鸡肋”。

展会为什么会大行其道呢?其中,自然无法忽视汽车巨大的眼球效应,在广告市场客观的投放能力,以及最终它对消费的带动作用。这种能力让媒体、策展商始终希望围绕汽车产业来做文章。

但也不可否认,政府在展会过剩背后的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完全市场化操作的展会,如果总是“鸡肋”,总不赚钱,它如何维持运营。答案只有一个——政府的形象工程。汽车展日益成为各个城市的“面子工程”:不办一个车展,不在汽车这个巨大的财富效应中分一杯羹,就寂寞难耐。

我曾经问郑先生,日本制造为什么会到这步田地,他说了两个字“过剩”。生产能力太强了,但需求几乎没有变化过。中国人始终有一个心理,即洗牌真正来临时,出局的不是自己,可以赌一把。

前不久,在采访菲亚特全球CEO马尔乔内时,他表示,全球每年有9500万辆汽车产能,过剩2500万辆。如果不进行汽车企业整合,不“废掉”一些产能,汽车企业就永远不要想利润表现良好。

但是在中国,这个行业似乎仍旧歌舞升平,好像每年3000万辆、4000万辆的日子就要到来。然而,现实很残酷。自2011年以来,国内车市就呈现增长停滞的状态,很多汽车厂商开始勒紧裤腰带生活,来面对每年不到5%的增长。我们常常说汽车销量增长应是GDP增速的1.5倍,但各大车展的主角们正在被迫习惯于其是GDP0.5倍的增速。

站在广州国际展览中心,走在路边放眼望去,绝大多数摩天楼的一整面墙都为某个品牌所占据着:奥迪、大众、菲亚特……在华南暖湿的空气中,这些巨幅广告因为烟雨而模糊不清。在欢送2012年,迎接2013年的时刻,如果没有清晰、卓尔不群的战略,不管是车、车展、车商还是车媒,未来会同样模糊不清。

(作者赵奕系《中国企业家》资深记者)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