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资讯 > 轮胎 > 正文

实拍飞机主起落架舱内轮胎爆破试验

5月20日上午,我国首例按照国际适航标准进行的飞机主起落架舱内轮胎爆破试验,在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获得成功。这对提高我国航空器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在现场看到,试验人员首先在ARJ21-700飞机轮胎表面制造出一定的破损,用以模拟斜交轮胎破损的模式,然后在主起落架舱内引爆破损轮胎,以验证安装在主起落架舱内的关键设备是否能够承受轮胎爆破所释放的能量冲击,确保飞行安全。

“此次试验采用的是国际上最为严酷的‘X’型爆破方式,轮胎爆破瞬间仅为11毫秒,所释放的能量却相当于在主起落架舱内引爆两颗手雷。”ARJ21-700飞机副总设计师赵克良介绍说:“ARJ21-700飞机部分系统的管路与设备都集中在主起落架舱内,一旦出现损伤,就会导致飞机丧失一系列重要功能,所以此项试验是直接关系航空器运营安全的重要试验。”

航空轮胎是维系飞机安全的重要部件,据统计,飞机爆胎、轮胎脱层与轮胎破损是每年发生最多的不安全事件类型,仅2013年由轮胎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就高达3832起。

据介绍,此项试验不仅在国内是首次进行,在国际上也尚属首例。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郭博智表示,最初他们选择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喷流锥模型进行试验,但是,最新的EASA咨询通告认为,斜交轮胎在发生轮胎爆破时将产生“X”型爆破模式,它所释放的能量是喷流锥模式的30倍。

“虽然,采用了国际上最严酷的考核模式,但是,试验的成功充分验证了飞机的安全性。”上海适航审定中心郝一鸣说,“也使我们首次通过试验的方式,了解了‘X’型爆破模式下对起落架舱内系统设备产生损伤的程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原副校长王耀华介绍说:“此项试验成功,不仅可以将成果直接应用于军用大型飞机的研制,更为提高我国航空器的安全性设计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

上海审定中心结构强度室副主任黄少麟表示,随着技术的积累,他们不排除在未来的试验中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试验方式,通过采集轮胎爆破能量的分布,进行强度校核计算以验证适航条款的符合性,从而降低申请人的试验成本与周期。

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杨浩介绍说:“通过此项试验,我们对航空轮胎的爆破性能与安全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们设计更加安全可靠的航空轮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环球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