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 > 正文

华谊集团为何执意与米其林“分手”

2017年,华谊集团回购安徽回力股权,与米其林彻底分道扬镳。

这件事本已过去,但背后折射出的中国轮胎坎坷发展历程,仍值得业界深思。

就算赔钱也要合作

事实上,安徽回力合作失败,已是华谊集团与米其林的第二次分手。

2001年,双方曾共同组建过上海回力,因合资企业效益不佳,2009年华谊集团选择退出。

安徽回力设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本16.67亿元;公司成立之初,双钱集团拥有其100%的股权。

2011年4月、9月,安徽回力先后引入上海华谊、米其林(中国)、米其林财务成为股东。至此,4位投资方的股权比例分别为40.8%、19.2%、10%、30%,一直持续到最后。

为了入股安徽回力,当时,米其林(中国)、米其林财务可谓一掷千金。前者认缴的增资金额为1.67亿元,后者为5亿元,两项合计6.67亿元。

到米其林(中国)、米其林财务双双退出,股权出售价格却是1.07亿元、3.2亿元,两项合计4.27亿元。

很明显,米其林选择了认赔出局,投资亏损金额为2.4亿元。

这种情况与当年的上海回力颇有点相似。

在上海回力中,米其林财务所持的股权比例为70%,华谊集团以厂房作为出资,只占28.49%。

无奈,上海回力成立8年从未盈利,期间最低亏损5499.55万元,最高为1.48亿,让华谊集团萌生了退意,并决心收回品牌授权。

既然合资上海回力以失败告终,按道理说,双方本不应在安徽回力上再度联手,以致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这背后难道有什么常人不知道的秘密?

这个疑问,从华谊集团一名相关负责人的话语中,可能会找到一些答案。

有控股权也阻止不了

该负责人表示,安徽回力和上海回力的情况有所不同,当初合资上海回力时,米其林方面是控股方。

“我们没什么话语权,也不参与企业的管理。”她说。

于是,上海回力一度沦为米其林的代工厂,除了生产“回力”轮胎外,还生产米其林旗下的“米其林”、“百路驰”轮胎。

起初,“米其林”、“百路驰”定位为中高端产品,“回力”主攻低端市场。

后来,米其林改变策略,对“米其林”品牌轮胎连续降价,开始蚕食“回力”轮胎的市场份额。

这对“回力”轮胎造成了伤害,双方的首次合作不欢而散。

吃一堑长一智。

在第二次合作中,华谊集团仅允许米其林方面参股;并且,安徽回力只生产“回力”轮胎,产品高中低端兼而有之。

“这次合作经过很长时间的谈判,最后考虑到他们有技术,也就同意了。”华谊集团这名负责人表示。

不承想,华谊集团拥有安徽回力的话语权,仍无法阻止米其林干扰他们的销售,于是,也就有了这次股权回购。

中国轮胎企业在全钢胎市场占有率较高;而半钢胎方面,外资具有绝对优势,“毕竟轿车胎还是卖品牌”

回力与米其林合资合作失败,是否意味着“市场换技术”行不通?

安徽回力规划的半钢胎总产能是1500万条/年,一期600万条/年已于2012年投产。

华谊集团曾在2013年年报中透露,二期400万条/年进入招标阶段,此后便没有了下文。

挥别米其林,华谊集团独自操刀半钢胎项目,这个业务会不会有所起色?

(本文有删节)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