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 > 正文

“迟到者”马牌轮胎正中国化

正值午餐,安徽合肥一家企业的培训中心餐厅内,以自助餐的形式陈列着德式烤猪蹄、西班牙海鲜炒饭、墨西哥玉米卷、法式浓汤…

这家企业内的中国员工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一切,熟练地操着刀叉慢条不紊地享用着。

将这股浓郁的异国风情搬入中国合肥的,正是来自德国的轮胎制造商马牌轮胎。

7月28日,马牌轮胎亚太地区首家培训中心正式揭幕。

这个培训中心旨在为德国马牌轮胎合作伙伴提供专业的轮胎知识和技能培训。

培训中心搬入中国本土,为何在吃饭这样的细节上却那么国际化?

对此,德国马牌轮胎亚太区轿车及轻卡车胎替换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冯贺飞(Philipp von Hirschheydt)表示:“我们的策略是,在需要全球化的时候进行全球化,需要本地化的时候就尽可能地本地化。”

听起来非常有深意。

“迟到者”马牌

十年前,马牌轮胎进入中国市场,但在进入中国的头几年里,甚至与横滨、回力等一起,被列入中国市场第三类品牌。

2013年,为提升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量,马牌引进“维京”(Viking)品牌,覆盖中低端市场,但效果并不如意。

较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这些入华早且已经有了一定市场基础的先行者而言,马牌是个“迟到者”。

马牌在中国市场的处境,与其欧洲最大、世界第四的轮胎行业地位并不相符,以致于冯贺飞和德国马牌轮胎中国区总经理戴立博(Dalibor Kalina),都不愿意透露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具体数字。

去年刚刚履新的冯贺飞甚至如此表示:“我不记得赴任之前,公司老板给我设定了什么样的目标。未来三年要达到什么样的成绩?要卖掉多少条轮胎?这不是马牌的做事风格。我们把目光放得比较长远,我们看重的是更远的未来。”

冯贺飞(Philipp von Hirschheydt)

有分析人士认为,进入中国市场晚以及产品屡屡出现问题,导致马牌市场占有率一直表现不佳,处于主流轮胎边缘地位。

好消息是,马牌轮胎正在中国进行蜕变。

“蜕变者”马牌

这个创立于1871年的德国轮胎品牌,希望从细节上的国际化到企业战略上的本土化灵活转换。

今年一季度,虽然普利司通、米其林依然高居榜首,分居第一第二位,但马牌所属大陆集团的橡胶业务销售额为43亿美元,暂时超越固特异,跃居第三位。

实际上,马牌在中国也并不算差,其投资和产能几乎在持续不断地上升。

2011年5月,马牌轮胎在合肥投资1.85亿欧元建设的工厂正式投产,年产400万条乘用车轮胎。

第二年3月,工厂二期工程动工,投资总额1.34亿欧元,年产能翻倍达到800万条。

2015年11月,三期项目动工,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完工后,将实现年产1400万条乘用车轮胎和1500万条两轮轮胎的产能。

这已经体现出马牌在中国的一种全新节奏。

文章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