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的轮胎还能不能上高速?
有数据显示,在欧洲国家,汽车平均行驶7.5万公里,就会遭遇一次扎胎。
而在亚洲,因为道路状况比欧洲差,平均每3000公里就会发生一次扎胎。
因此,补胎对司机来说,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到。
很多司机都不明白,轮胎补过后,还能上高速吗?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补胎后能不能上高速,不仅要看轮胎的受损部位、受损程度及补胎方式,也要看轮胎被修补的次数。
补胎方式,通常分为外补和内补两类。
外补填充胶条
当轮胎遭遇穿刺后,通过锥子或其他外物把洞口适当撑大,然后用一根涂满胶水的胶条塞进洞口。
随着轮胎的行驶和温度的增高,胶条会随之变软,并阻止轮胎内部空气的外泄。
优点:修复简单方便,非常便宜。轮胎受损空洞较小时,可作为应急选择。
缺点:耐用性一般,使用一段时间后便会起泡,导致孔洞有可能再次漏气。
内补贴片冷补
这种方式很普遍,跟修复自行车轮胎是一样的。
先卸下受损轮胎,打磨轮胎内侧被扎部位,然后涂上胶水,稍干后贴上补胎胶片。
最后,用工具碾压补胎胶片,直至完全粘结牢固。
优点:操作方式简单,效果较好,费用较低。
缺点:对修复技术要求较高,如操作不当,密封不牢固,可能导致再次漏气。
内补贴片热补
这种方式操作流程和内补贴片冷补方式相似,只是最后还要加上一道工序,即用硫化机高温加热处理。
加上这道程序后,补胎胶片和轮胎融合在一起,所以更牢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最好的补胎方法。
优点:密封性良好。
缺点:家用车轮胎胎壁薄,高温加热会使轮胎加速老化而失去弹性和抗冲击能力。
此外,容易导致轮胎的气密层融化,引发慢漏气。
内补打蘑菇钉
蘑菇钉的冠状部位可以起到和冷补胶片一样的作用,对轮胎气密层进行密封。
钉状部位可以穿过轮胎受损孔洞,对胎体橡胶进行修复。
优点:兼顾了外补填充胶条和内补贴片的优点,使轮胎内部和外部都有保护。
缺点:补胎耗时长,价格也不便宜。
内补自助修复
这种方式是在轮胎里注入轮胎密封剂,当轮胎运转起来时,半干型的密封剂就会均匀分布在轮胎内部各部位。
当轮胎穿刺口漏气时,密封剂在空气压力下,会迅速到达漏气口。
密封剂里的天然橡胶乳液、高分子材料和橡胶颗粒在高气压下,与破损孔洞壁发生高速摩擦,并在摩擦的过程中迅速凝固。
优点:安全省事,能事先预防穿刺或者其他引起的漏气,发生漏气时能瞬时修复。
缺点:对轮胎侧壁的防护相对较弱,费用较高。
综合比较各种补胎方法的优劣势,只有轮胎密封剂是事先预防补胎,在遇刺的瞬间瞬时修复。
其他几种方式,都是遇刺后再补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低速行驶还好,能换胎或者叫拖车。
高速行驶的时候,可能连补胎的机会都没有,直接爆胎导致车毁人亡。
总之,外补后不适合跑高速,安全隐患大。内补的几种方式,上高速都没问题。
但如果一条轮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补丁,不管内补的冷补还是热补,都不推荐上高速。
但如果用轮胎密封剂自助修复,则没有任何影响。
因为这种方式修复后,轮胎跟正常一样。不仅不用补胎,还不用换胎。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