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 > 轮胎百科 > 正文

橡胶股市疯狂掏空大清国根基(一)

1910年的盛夏,上海被笼罩在一片肃杀的严寒中。

一头巨大的熊,跨越大洋而来,熊掌横扫上海滩。股市全面崩溃,钱庄票号纷纷倒闭,外资银行损失惨重,仅以身免。

那些越来越高的新建洋房,则成为人们财富梦碎后的终结之地,创下了与时俱进、前无古人的自杀方式——跳楼。

“环球同此炎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仅给大清国上了一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课,而且以其凌厉的掌风,一举掏空了大清国的根基。

起风了……

暴利

春天的时候,这座城市仿佛服下了大补春药,充满了亢奋,如同周边田野里油菜花般灿烂。

这剂春药,就是橡胶股票。

一家名为兰格志(Langkate)的橡胶公司,在上海的股市画出了一道雄起的陡峭阳线,高耸入云,全球瞩目,引领大盘齐齐飙升。

兰格志股票面值仅100两,却迅速被拉抬过了1000两大关:

3月2日——1080两;

3月18日——1300两;

3月21日——1600两;

3月29日——1675两……

在上海证交所(上海众业公所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上市的几乎所有橡胶股票,都演绎了同样的神话。

而东南亚的橡胶企业,约有1/3在上海上市,大清国的上海,已经成为全球橡胶资本市场的“发动机”之一。

上海已经是国际大都市,亚洲金融中心

圈钱

橡胶受到热捧,当然是有原因的。

账很好算:每一磅橡胶的开采成本为1.6先令,而市场价却在12先令,差额高达7.5倍,不追捧橡胶股票,还能追捧什么呢?

橡胶的全球热潮,起源于美国的产业升级。

1900年,也就是大清国正忙着闹义和团的时候,汽车已经在美国开始大规模生产。

而到了1908年,美国福特公司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售价不足500美元,不久又下降到300美元,相当于一个美国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

这不仅将汽车价格拉低了九成,把汽车从奢侈品变身为大众消费品,而且令美国迅速进入了汽车时代。

汽车轮胎所需的橡胶,一时成为硬通货,全球橡胶市场立即被蜂拥而入的资本挤得满满的。

于是,那些熟悉中国市场的洋行大班们,纷纷投身这场圈钱运动。

汇丰银行、怡和洋行等著名公司中,都有高管不惜辞去高薪职位,开设自己的橡胶公司。

在资本开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橡胶公司的“生产线”也开始加速:少数掌握资源的辛迪加公司,在马来亚大量圈地,甚至连橡胶树苗都还没种下去,就将这些“橡胶园”分割转卖给上海的新公司,收取现金,或者收取新公司提供的股票。

仅仅1910年6月,一个月内就有30种新的橡胶股票挂牌交易,卷走的资金量高达1350万两白银,平均每家公司筹集到45万两的巨额资金。

这是一个令伦敦资本市场望洋兴叹、自愧不如的惊人业绩。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一个名叫麦边(George McBain)的英国人,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策划高手,他的登场导致清末一位大人物逃亡,甚至因此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历史之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