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整治倒逼三门橡胶产业全新转型
橡胶产业市场规范有序、企业订单不断、价格稳中有涨,产业亩均税收从过去8万元提升到12万元……
去年,浙江省三门县向“低小散”开刀,拆除、关停、整治了一大批橡胶企业。然而,在这场裂变中,橡胶产业聚焦转型升级,以全新姿态迎来老产业的“逆生长”。
这样的“逆生长”,是当地橡胶行业整治提升行动激发的新活力。
去年以来,三门大打“拆、治、关、转”组合拳,以铁拳“拆”违建、铁腕“治”环境、铁令“关”锅炉、铁心抓转型,积极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全力推动橡胶行业提颜壮骨,成为全省“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标杆。
拆整并进环境显“绿”
过去,当地遍布着上百家橡胶作坊和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刺鼻气味一路弥漫。如今,这样的景象都已改变:道路两侧变得整洁宽敞,不合法的橡胶小厂子不见踪迹,刺鼻气味消失了……
这一转变,正是该县开展橡胶产业转型升级大会战,取得的“战果”。
去年4月,三门县发出“创无”和橡胶行业整治提升动员令,作为整治主阵地的珠岙镇第一时间接下“军令状”,联合发改、经信、国土、环保、行政执法、安监等部门,以铁腕之势重拳出击,在全镇开展整治行动。
五个月时间,珠岙镇累计拆除“低小散”企业216家,整治提升125家,关停搬离25家,淘汰提升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125台。
“借脑”发力“智造”升级
“通过转型升级,我们多次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尤其去年在硬线三角带的生产上投入大批新设备,取得不错业绩,预计今年企业产值将比去年翻一番。”
近年来,在转型升级上尝到不少“甜头”后,浙江凯欧传动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继师对企业未来信心满满。
凯欧,是一家生产硬线三角带的企业,位于珠岙镇方下洋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0年,占地100多亩,产品远销欧美,预计今年产值可达2.6亿元。
为了更好地“借脑”引智,凯欧引进杭州金融投资集团2亿元战略投资,获得更多资金和平台,联手打造国产高端传动带进口替代龙头企业。
同时,他们还与青岛科技大学在橡胶配方、技术、设备等领域进行合作,开展橡胶产品研发和成功转化,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不同于凯欧,东南橡胶则在能源结构上下功夫。
“我们现在采用直燃技术,能耗比原来使用的燃煤锅炉更便宜,提高了效益、改善了环境。”浙江东南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麻飞鹏说。
在三门县,一场壮士断腕的整治,加强了企业的品牌和创新意识,倒逼企业纷纷演绎起全新的转型之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