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中国再生橡胶行业大而不强

今年年初,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官方数据称,2016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9亿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据此测算,废旧轮胎产生量已超3.5亿条/年,重约1270万吨。

与此相关,2016年,全国回收和利用废旧轮胎仅640万吨。这就意味着,上亿条废旧轮胎没有进入循环利用渠道。

中国是橡胶消费大国,但橡胶资源匮乏,80%的天然橡胶依赖进口。

50%的废旧轮胎不知所终,巨大的反差令人扼腕。

“资源”地位确立已久

2010年,工信部颁布《轮胎产业政策》,再生橡胶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并列成为橡胶工业的主要原材料,“资源”地位由此确立。

此后,中国再生橡胶产量不断攀升,2016年达到460万吨,占全球再生橡胶总产量的81%。

其中,以废旧轮胎为原料的再生橡胶,是主流产品,占比达85%。

中橡协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理事长倪雪文表示,任何橡胶制品报废后,中国都可以使其再生。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处理的对象主要还是大型车胎。

小型车胎橡胶含量不高,又往往夹杂钢丝或纤维,考虑到回收成本,企业很难对其“兼收并蓄”。

废胎处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面对环保和技术的双重压力,大中型企业都在自主创新,但行业整体转型进程并不理想。倪雪文说。

进入政策关注期

据介绍,以橡胶“再生”为主要方式处理废旧轮胎,是被几十年实践所证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国家的政策扶持也在不断“加码”。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规定,对再生橡胶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目前,中国再生橡胶生产企业有620多家,总设计产能超过600万吨。

其中,规模在1万-9万吨者100多家,1万吨以下者500多家,但橡胶再生行业整体经济效益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据了解,从战略资源的高度考量,2015年以来,再生橡胶行业进入政策关注期。

工信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鼓励再生橡胶行业建立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将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

但是,虽有若干企业为适应新的形势不断研发相关设备,但由于技改资金投入和后期使用成本等问题困扰,这些技术设备在利润微薄的再生橡胶行业,至今未能得到大范围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