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成分检测业务增长背后乱象
作为一项高新技术项目,轮胎成分分析检测服务在近年受到关注。原因是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的技术研发和业务需求不断增加。
在两方的努力下,目前,轮胎成分分析检测服务行业成长迅速,成为各自的发展重点,但其中的乱象也正阻挡着这个行业前进的步伐。
根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度,国内轮胎成分分析服务的业务单数量突破万张大关,较2014年增长近20%。
检测资源分布不均
虽然服务需求数量在逐年上升,但其检测资源分布却十分不均衡。
据悉,目前,国内轮胎市场份额主要由美日等外国生产企业占据,而国内轮胎生产来源也多数集中在同一地区,如全国近一半的全钢胎产品就由山东省制造生产。
这就造成国内检测机构获得的资源数量差异严重,以及相应带来的分析技术水平上的不对等。
据第三方检测机构英格尔检测介绍,近年,英格尔检测接收的轮胎成分分析服务业务单数量确实明显上升,多数为中小企业为突破同质化、高成本、低性能的产品劣势来寻求服务。
去年8月,英格尔检测曾为某生产企业的轮胎进行成分分析和配方改进,依据新《复合橡胶通用技术规范》,将其轮胎样品中复合橡胶的生胶含量降低至88%以下。
同时,他们还根据生产企业的要求,进行检测服务,有效降低轮胎产品发生鼓包、龟裂的机率。
据专家解释,随着政府机构的调控和市场机制的规范,相关成分分析检测服务的发展将逐渐进入正轨,资源分布不均和技术难题都将得到攻克,届时轮胎成分分析服务市场的发展也将更为健康。
检测报告造假时有发生
此外,生产企业为节省成分分析费用和时间,自行修改或假造检测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
2016年3月,某国内知名轮胎生产企业为通过相关检测,将特制轮胎参与送检,并且将合格的检测报告按照客户需求,自行在报告上增加了某项成分含量,使其检测报告更符合客户“要求”。
对此,专家表示,该生产企业的行为不仅触犯法律,也严重损害了自己的美誉度。
随着中小型轮胎生产企业不断与大型生产企业合作、合并、重组,国内轮胎成分分析服务的需求量必将跨越到新高度。
同时,国内外对废旧轮胎的重新利用检测需求旺盛,国内检测机构为了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对于轮胎的相关服务能力。
轮胎成分分析和检测服务是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的发展突破点,各种乱象必须尽早得到解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