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轮胎业不应盲目跟风工业4.0

橡胶行业要想实现智能转型的“4.0”,就必须先补课“2.0”、“3.0”。不具备数字化、信息化基础的跟风,只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在8月19-21日于辽宁沈阳举办的轮胎橡胶行业“以机代人”智能生产主题峰会上,与会专家这样表示。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快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竞争的制高点,但橡胶行业实施智能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所有企业现在都要“4.0”。新建项目应该是高起点,改造项目和中小企业重点是补课“2.0”、“3.0”。而补课之前要转变思维模式,以装备更新来带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改变过去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模式。

据了解,橡胶行业智能制造的基础条件相差很大,个别企业已经具备智能制造的雏形,而有的企业却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个别环节甚至还在完全依赖人工体力劳动。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范仁德介绍,目前,橡胶工业智能制造总体水平比较低,信息化(如ERP/PLM等软件)覆盖率和企业覆盖率均在30%左右,而且各个平台之间无缝衔接效果较差。同时,橡胶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还不足,而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双方密切合作。

桦林佳通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怀建认为,生产线自动化和信息化相结合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制造过程到产品出厂的每个环节才能像人脑一样精准识别、纠错和控制,从而使每件产品都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和要求被制造出来。

VMI(烟台)机械有限公司副总裁戚晓辉等与会专家表示,智能化的过程是渐进的,需分阶段稳步推进。

邓雅俐表示,工业机器人是典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设备,企业可以“以机代人”作为突破口,针对劳动密集的环节、质量需要提升的环节、生产过程危险的环节、产能出现瓶颈的环节等重点环节先行实施“以机代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实现节能减排。

与会专家还提醒,“以机代人”的过程中,自动化设备使用的大量软件可能会产生各种衔接问题,虽然单个自动化生产线上可能看不出运行问题,但在信息集中收集、传输并接受中央控制的时候可能产生严重问题。橡胶企业在这方面大多不专业,应寻求外部服务,不能囫囵吞枣。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