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橡胶节前集中备货现象难现

据媒体1月22日报道,2014年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成员国天胶总产量同比出现下降,国内青岛保税区库存降至三年来低位,从供应角度来看,沪胶市场具备在熊市中筑底的基础。但是需求方面尚显薄弱,沪胶春节前出现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小。

政策红利提振国内汽车需求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通缩压力:一方面CPI同比增速降至2%以下的超低区间,另一方面PPI连续34个月负增长。通货紧缩对汽车市场的影响是,无论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需求,都会持续下降。

面对通货紧缩,政策干预往往直接而有效。目前,国内主要从货币政策和基建投资两方面着手。2015年年初,央行续作2800亿元MLF,央行此举预示着货币政策略有宽松之意,有利于刺激实体经济增长,并促进居民消费。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心是促进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规划的实施或将有效拉动商用车、尤其是重型卡车的需求。2015年需密切关注它们对汽车行业的利好作用。

欧美汽车市场复苏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欧盟汽车销量超过1255万辆,同比增长5.7%,7年来首次由负转正。美国车市复苏更强劲,2014年销量1650万辆,创2006年以来最高值。

受益于汽车业强劲复苏,欧美市场轮胎产销也大幅提升。2014年欧洲乘用车轮胎出货量为1.97亿条,同比增加2%;美国轮胎销量将达到3.1亿条,较2013年提升4.7%。因此,预计在欧美汽车市场的带动下,全球橡胶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春节前下游集中备货难现

受输美轮胎遭“双反“调查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当前国内轮胎企业开工率偏低,对橡胶的采购需求疲弱。

2014年轮胎价格连续第三年下跌,乘用车轮胎均价下降14.85%,卡车、客车轮胎均价下降13.39%。2014年国内轮胎业利润由多年峰值逐步回落,并于8月创出年内低点,同比下降18%。考虑到2014年下半年橡胶价格比上半年更低,轮胎制造成本下降,行业利润理应增长,但实际利润数据下降反映出供应过剩、低价竞争使利润受到严重侵蚀,这可能进一步削减轮胎厂对橡胶的集中采购意愿。

2014年,美国车市复苏强劲,但中国轮胎业因“双反”调查被挡在这场盛宴之外。年末,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乘用车和轻型货车轮胎作出反补贴初裁,普遍反补贴初裁税率为12.03%,再加上反倾销税率,总体的征税幅度预计将超过“特保案”时期。从时间上来看,相关关税惩罚的实施时间一般都长达数年,预计中国轮胎出口市场暂难恢复元气。

目前,距2015年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预计节前集中备货行情很难出现。

小结

总体来说,虽然供应面持续改善,但国内橡胶需求相对疲弱,后市需密切关注来自政策面的利好支撑。预计在春节前沪胶价格仍将偏弱振荡。

文章来源:中国橡胶信息贸易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