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橡胶隔震技术有望开辟新产业链

“橡胶隔震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可终止中国一次次重复的地震大灾难,也将开辟橡胶行业一条新的巨大产业链。”

在第三届海南橡胶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对橡胶应用于隔震领域的前景信心十足。

周福霖分析,当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加速期,有大量的房屋需要建设或加固。目前中国每年建筑新增面积约20亿平方米,若按其中的1%采用隔震建筑来计算,年产值约为400亿元,加上其他相关的基建工程,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周福霖介绍,橡胶支座隔震技术已成为40年来世界地震工程最重要的创新成果。目前,中国已完成了大量橡胶隔震支座的性能试验、隔震结构体系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编制了相关隔震设计规范、橡胶隔震支座产品标准等,使该技术日趋成熟。  

隔震技术将成为工程减震防灾技术的发展方向。所谓橡胶隔震,就是在房屋和地面之间,加一层橡胶和钢板隔层叠加的隔震支座柔软层。隔震结构体系能明显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只相当于传统结构的1/4—1/12。当地震来临之时,隔震结构将会有一个变形,可以把地震的能量释放,保护上部楼体不倒塌,里边的人员或者设备不出现伤亡或者破坏。

对于隔震结构使用橡胶的老化问题,周福霖表示不用担心。隔震垫老化的速率约为4.5毫米/百年。如果加上抗老化剂和支座外保护层,其使用寿命会高于混凝土。

周福霖介绍,目前,中国已建成隔震建筑约5000栋,主要用于2-30层的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剧院、旅馆、大商场等要求确保地震时人们生命安全的建筑物,也用于指挥中心、交通枢纽、车站、机场、重要历史性建筑、博物馆、生物实验室、核电站等要求确保地震时内部设施安全的建筑物。中国已有许多个隔震工程成功经受住地震考验。

文章来源:海南农垦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