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沪胶反弹之路阻力重重

6月下旬,沪胶期货走出的上涨行情,不但被市场视为短期底部形态的构建完毕,而且也增强了多头展开反击的信心。此轮胶价反弹是由全球天然橡胶供应过剩量缩减引发的估值修复,但绝不苟同沪胶就此开启中期反弹的观点。要知道,沪胶市场还存在多个利空因素,眼下的多头力量还无法超越对手。

库存下降未必是需求好转的征兆

市场认同的全球天然橡胶供应过剩压力减轻,最直观的体现是库存下降。从5月中旬开始,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便转入下降周期。截至6月13日,库存降至32.79万吨,环比回落3.43万吨,降幅达9.47%。库存下降的原因,需求上升是一个可能,融资萎缩也是一个可能。

国内汽车和重卡销售环比出现回落,表明目前轮胎需求已经转入季节性消费淡季,轮胎企业开工率势必受到影响。截至6月下旬,山东省全钢胎企业开工率继续下滑,至73.2%,企业库存普遍上升。半钢胎企业开工率也出现回落,至81.4%。

在实物需求乏力、原料采购萎缩的背景下,保税区库存下降主要是因为部分橡胶贸易商在抵押融资市场受困。据了解,银行加强了对融资骗贷的调查力度,波及范围扩展至橡胶,这直接削弱了贷款抵押品——橡胶的需求,进而导致部分无法偿还贷款的贸易企业被迫放弃货物所有权,走向甩手拍卖腾清库容之路。

除此以外,一位橡胶进口商表示,青岛保税区库存下降除了因为用于融资的橡胶减少外,内外胶贴水幅度达到200美元/吨,刺激部分贸易商将国内橡胶转移至国外也是一个原因。由此可见,橡胶库存下降并不能证明下游需求好转,而是在暗示融资需求的“美梦”破灭,这对胶价反而构成不利影响。

应对美方轮胎“双反”调查的胜算渺茫

在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6月初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乘用车及轻卡轮胎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后,中方轮胎行业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据悉,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已经发动辖区内的30余家轮胎企业做好抱团应诉的准备。与此同时,还联合美国轮胎工业协会就新一轮轮胎“双反”调查发起反击。

即便如此,以眼下的状况,依然无法打赢这场贸易争端。其一,从政治力量角度来看,美国轮胎工业协会显然不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对手,后者具有强大的政治力量,能左右美国政策方向,其被两党视为国会议员席位选举的票仓。

早在2009年美国发起轮胎特保案时,这两个组织就较量过。当时美国轮胎工业协会也提出反对,然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压倒性优势胜出。此外,美国轮胎工业协会之所以为中国轮胎企业“助威呐喊”,主要因为其协会成员大量使用从中国进口的轮胎产品,二者具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

其二,尽管中方轮胎企业积极准备材料,证明中国轮胎并未对美国轮胎市场产生扰乱作用,但后者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由此来看,目前中方采取的行动,尚难应对美方轮胎“双反”调查。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