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产业评论 > 正文

青岛调查融资骗贷致橡胶需求减少

据外媒消息,中国青岛港保税仓库的橡胶库存从5月份高点下降约十分之一,融资骗贷调查削弱了作为贷款抵押品的橡胶的需求。

橡胶融资贸易的枯竭显示出青岛港的金属融资骗贷调查对其他用于融资途径的大宗商品产生了影响。铜、锌等金属被大量用于融资交易,而铁矿石、大豆、橡胶等其他大宗商品亦被吸纳进融资队伍,推高了库存。

新加坡一资深橡胶业内人士称,金属调查开始后,银行对提供融资支持更为谨慎,因此情况不像以前了,银行将更加挑剔,可能也更为保守。

中国为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国,市场密切关注青岛港的橡胶库存,中国大部分橡胶存于青岛港库存。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青岛保税区天胶、合成胶及复合胶库存降至327900吨,5月中旬为362200吨,去年6月末约为341000吨。橡胶库存中约有14%为复合胶,经销商称,这些橡胶多与融资交易相关。  

青岛港橡胶库存下滑通常被认为对胶价利多,因为这种情况暗示国际市场需求强劲。全球橡胶供应目前处于连续第四年供应过剩。不过,橡胶融资持续减少,也可能造成市场上更大规模的出清库存,导致胶价再度重挫。  

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指标橡胶期货年内累计下跌约20%,尽管已从每公斤约190日圆的近五年低点反弹。交易员称,是否能进一步回升恐怕要视青岛的库存水准而定。  包括南非标准银行等全球银行,及路易达孚持股的新加坡上市公司GKE,已预警称可能因青岛港口相关融资诈骗丑闻导致损失。其他银行也正对贷给中国一些客户的金属融资案进行检查;汇丰控股表示将逐件视乎个别情况评估交易。

随着融资枯竭,库存持有人可能将他们的橡胶库存移至信誉良好的仓库,或许是中国以外,以避免支付税款。但交易员也认为用于轮胎的复合橡胶有些实际需求。轮胎占全球橡胶消费的60%左右。  

5月份以来,青岛港的天胶库存下降逾3%,至261000吨,以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库存总价值约为5.3亿美元。但复合橡胶库存降幅远大于此,上月以来累计减少约三分之一,至45600吨,不及2014年1月所及年内高点101800吨的一半。  

由于国内天胶价格较东南亚实货价格每吨贴水最高达200美元,投机客不愿将更多橡胶引进中国。  

“库存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用于融资的橡胶减少,我预期库存将继续减少。”一名从东南亚交易轮胎级橡胶的中国交易员称。

文章来源:生意社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