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塑展会如何打破受冷落僵局
进入橡胶行业的微增长时代以来,每年,全球仍有上百个橡塑行业展会召开,从轮胎行业里久负盛名的亚洲埃森轮胎展,到橡塑展中的翘楚德国 K 展,每次展会都吸引了大批行业企业专家前往参与和学习。
玲琅满目的展会在推动行业进步的同时,也凸显出数量太多、质量难保障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2014 年即将开幕的中国(青岛)橡胶工业博览会能否打破这样的僵局,成为行业盛会,值得期待。
K 展略有下降
每三年一届的 K 展,是全球最大的塑料橡胶产业展览会,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K 展的闻名于世,不光在于它的超大规模,更在于它的召开催生了新的激励因素,也为该行业所有领域带来新的业务机遇。最近一次召开的2013年展会,吸引超过120 个国家的21.8万 名专业观众,凸显出此次 K 展的国际化。但据数据统计,相比 2010年 K展,此次参观者人数却下降了1.5%。
“K 展是塑料行业最重要的盛会之一,未来仍会如此。”杜塞尔多夫国际展览中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Werner Matthias Dornscheidt 说道。他表示,来参加展会的大部分海外人士来自亚洲。
据称,来自东南亚和中亚的参观者接近 30000人次,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观展人数为8100,远超过预登记时的 1300 人次。来自拉丁美洲的观展人数为 11000,与 2010 年基本相同。观众调查问卷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来自国外的观众增长了 58%,总共有 12.6万 名观众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
参展商咨询委员会会长 Ulrich Reifenh·user希望,2013K 展“能真正为行业注入一丝清风。”现在来看,展会已经超越他的希望。他将 2013K 展称作“一次极有活力,充满热情的贸易盛会。” 可持续性发展和能源效率是 2013K 展的主要主题。Reifenh·User 指出,这并不是全新的概念,但 K 展是将生产商相互联系起来,共同努力的里程碑。“他们不再水火不容,现在他们开始携手共进。”
Reifenh·User还表示:“世界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需要塑料来应付挑战,使其能更好地长期发展。Dornscheidt认为,K 展再一次证明了它是塑料橡胶行业最重要的展会。这里是新技术发布的地方,新技术成熟应用的地方,同时因这些新技术产而产生订单的地方,来到 2013K 展的国外观众,非常愿意在新技术领域进行投资,并且有的观众就是带着他们特有的采购意愿来到 K 展 。
但是,尽管本届 K 展吸引了120 个国家数以万计的参展者,主办方也不得不承认,相较于上届 K 展 22.2万人次的参展人数,参观者有了一定下降。
国内轮胎展普遇寒流
2013 年 11 月 15 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亚洲埃森轮胎展进入最后一天,不少参展商中午便开始收拾展台“打道回府”。门庭冷落,或许是大多数参展商几天来最大的感受。
亚洲埃森轮胎展源自于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轮胎展览会——德国雷芬展(REIFEN Show),2007 年由德国埃森展览公司与中联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合作,正式引入中国并落户上海,经过七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乃至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轮胎专业展会之一。
据展会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埃森展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不仅展馆数量多于上年,而且参展观众也大幅增加。而走访调查发现,参展企业普遍反映:“展馆的面积确实扩大了,但是每个企业的展位也相应扩大了不少。”对于参展商集中反映“观众少”的问题,主办方工作人员则矢口否认。
作为行业领军的埃森展遭遇寒流,折射出当前国内轮胎展整体的不景气。面对高昂的参展费用和收获甚微的回报,有轮胎厂商表示,这样的轮胎展如同鸡肋,来也不是,不来也不是。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企业不积极参展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目前国内轮胎展数量多而散。据了解,眼下中国比较大型的轮胎展就有六七个,除了亚洲埃森轮胎展,还有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展、中国国际轮胎博览会等,此外,还有几十个规模较小的展会,众多同质化的展会让参展商感到无所适从,分散举办的展会也分散了参展人流。二是当前展会的兴奋点太少,以埃森展为例,虽然与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橡胶技术展览会合二为一,但整个展会,包括同期举办的论坛活动仍是以技术为主,缺少与轮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行业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分析。同期活动少,缺乏亮点,直接导致国内轮胎展能吸引到的观众数量有限。
当前国内轮胎展的“热潮”正在悄然退去,无论是参展企业还是观众都变得更理智了,如何推动国内轮胎展再创辉煌,成为了摆在所有行业人士面前的时代课题。
“橡博会”创新模式受关注
随着国内橡胶行业从井喷式发展到微增长时代到来,以及国内同质展会“泛滥”,参展商也变得越来越“挑剔”。在走访中发现,大多数参展商对展会的关注点除了传统的老三样——宣传企业形象、销售产品、会见老朋友之外,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行业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投资、海外合作频繁。参展商更期望参加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拓展自己销售渠道的同时,更多地了解海外政治、经济、文化情况,为自身的国际化发展积累资源。
另一方面,很多参展商表示,目前参展很多是为了展示公司形象,真正能从展会获益的不多,能引起共鸣的“兴奋点”太少。尤其是目前国际国内的行业形势瞬息万变,如果能在参展的同时,获取一些有针对性的行业分析和解读、新的国家政策风向等,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另外,还有很多企业希望能接触行业专家,对接新技术项目、引进人才等有需求,这反应了整个行业在转型过程中的一些实际期望。
目前,一些新的展会项目正在筹备运营中,显示出行业展会的一些新趋势,如 2014 年即将开幕的“中国(青岛)橡胶工业博览会”(橡博会)。据了解,这个博览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谷有限公司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 - 东盟博览会秘书处、青岛科技大学协办,将于2014年10月15日到18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在内容方面,此届博览会以“智慧橡胶Smart Rubber”为主题,重点围绕一园、一区、两类技术方向(大数据融合和挖掘等共性技术,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技术)、三个示范领域开展工作。橡博会期间,将举办世界橡胶论坛暨信息发布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会议、第八届青岛国际橡胶技术论坛、中国汽车轮胎及弹性体战略采购创新大会、第二届大学生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千人计划”-国际化工橡胶人才峰会、企业投融资创业大会。 而“2013-2014 年橡胶名人堂揭幕暨化工橡胶金橡奖”,将携手协会、科学家团队、国内外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媒体,一同打造全产业链范围内的颁奖盛典。
目前,全球知名的化工橡胶企业如德国朗盛、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橡胶公司昭和株式会社、泰国诗董、美国卡博特等企业都已表达参展意向。组委会同时已与 SMC、ABB、Stratasys 3D、FANUC、SIEMENS、中航重机、尤尼科技等企业取得联系,商讨参展细节。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