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新闻人物 > 正文

佳通刘永峰:用心做好每一条轮胎

近日,有媒体采访了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制造部高级经理刘永峰。

在半钢胎生产车间内,他正与技改团队忙碌着。

据刘永峰介绍,轮胎制造工序烦琐,影响品质的风险因素有很多。

所以,他们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现场快速反应技术小组,小组碰头会随时开。

这样能够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快速做出反应。

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难走得远

刘永峰是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人,高中毕业就到一家电子厂做机械维修。

2000年,电子厂倒闭了,他来到佳通轮胎求职。

当时,佳通轮胎是当地少有的外资企业,入职门槛很高。

从预备生产线做起,再到成型、硫化等生产线。

刘永峰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从学徒做起,虚心请教,熟练掌握制造部每个工种所需的技术。

同时,他也从学徒成长为班组长、车间负责人、制造部负责人。

“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你很难走得远。”刘永峰说。

工作时间越长,他越感觉到知识的匮乏。

于是,他半脱产参加长沙理工、厦门理工等大学的成人教育。

近几年,他不断在生产过程改进生产工艺,实施了RFV波形图分析SOP、轮胎矢量定点硫化等专利项目。

刘永峰在轮胎品质、效率提升的个人提案,多达170多项,并陆续在全国行业内推广和应用。

用心做好每一条轮胎

“培训的师傅告诉我们,轮胎相当于是汽车的脚,是安全件。如果生产过程中不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刘永峰说。

从那时起,他就对自己说:要严格按标准化作业,对成千上万汽车用户负责,用心做好每一条轮胎。

2016年2月,佳通轮胎开启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

项目由刘永峰和其他技改人员一起负责。

刚引进的成型设备每天调试,还是会出现批量不良产品。

刘永峰提议,组织技术、厂家、设备工程人员成立多功能对策小组,从不良产品的产生机理开始排查。

终于,在近千次的试验中,解决了成型工序自动操作难题。

仅用16个月,该公司先后完成三批新智能设备调试、生产,以及部分设备升级改造任务。

目前,新扩建的半钢智能化生产车间日产量达到21000条,提升约40%。

几年来,刘永峰的制造团队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个人被企业授予“突出贡献奖”。

2020年,他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本文由轮胎世界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

文章来源:轮胎世界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